力争到2027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3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过6000亿元,
到2030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过8000亿元,初步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是围绕建设文化强省,实施先进文化领航、文化资源保护、优质文化惠民三大行动。《行动方案》提出要彰显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的领航功能,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着力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推出一批原创文艺精品,形成一批标志性文化成果。同时,坚持文化惠民,推进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文化设施质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不断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让全省人民共享新时代文化成果,更好汇聚全省人民奋进“支点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围绕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文旅品牌焕新、文旅服务提质、文旅形象提升三大行动。《行动方案》提出重点打造大黄鹤楼、武当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恩施大峡谷5家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同步建设20家5A级旅游景区、100家精品景区,构建“520100”景区品牌体系;重点打造“神武峡”“赤黄红”两条国际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支持武汉建设国际都市旅游城市,支持襄阳、宜昌、十堰、恩施等建设国际特色旅游城市。通过打造景区、线路、城市三个层面的文旅品牌,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全域联动发展格局。围绕塑造一流文旅品牌,《行动方案》从旅游交通、景观环境、服务体验三个方面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服务环境;从强化媒体宣传、活动宣介、国际营销三个方面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文旅形象。
三是围绕培育重要支柱产业,实施文旅产业升级、数智科技赋能两大行熊猫体育平台官网动。《行动方案》提出要强化企业培育和招商引资,支持重点企业并购重组和上市挂牌,力争5年内实施10个50亿元级、50个10亿元级、100个亿元级文旅项目。完善文旅全产业要素链条,实施“知音美宿”、荆楚美食、旅游商品和“不夜荆楚”四项计划,促进文旅产业充分集聚发展,不断扩大文旅消费规模。推动文旅与百业深度融合,聚焦“大健康、新文旅、泛娱乐、智能化”新需求,丰富旅游产品业态供给,不断提高满足游客追新求奇需求的能力。广泛实施数智科技赋能,推动数智技术成果在文旅领域广泛运用,全力抢占数字文旅发展新赛道。
《行动方案》提出要编制《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每年召开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提升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和文旅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额度、用好省文旅产业投资基金等保障措施,联动全省各方力量全力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如何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精品旅游路线、精品旅游城市三类品牌?
强化文旅融合。推进“文化进景区”“文化成景点”,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精品景区;推动文化景点纳入旅游线路,打造文化主题突出的精品旅游线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城市,让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成为湖北文旅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最大支撑。
强化科技赋能。全力抢占数字文旅新赛道,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重点景区普遍应用,推出更多深受游客喜爱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推动科技产业园区、创新研发基地、现代科技展馆等开发成为游览产品,纳入重点旅游线路;推动“云、网、端”基础设施在重点旅游城市加快布局,全力打造智慧旅游城市,为游客提供智能化、便捷化旅游体验,让“科技范儿”点燃“文旅热”。
强化链态融合。加快推动“工农商文旅体”全行业和“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向重点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和旅游城市集聚发展,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变“旅游景区”为“产业园区”、变“旅游线路”为“文旅产业带”、变“旅游城市”为“文旅产业集聚区”。
强化营销推广。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宣传营销矩阵,推动形成文旅与外事、外宣、外经、外资、外贸“五外联动”的工作格局,灵活运用话题营销、事件营销、圈层营销等营销创意,大力度、大手笔、大气魄讲好湖北故事,彰显湖北“一幅美丽的画”“一本厚重的书”“一首激昂的诗”“一座丰饶的园”“一架通达的桥”等“五个一”文旅资源优势,叫响“神武峡”“赤黄红”两大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五洲游客聚湖北”、推动“荆楚文化走世界”,让湖北文旅全球知名、人人好评,让湖北成为游客热切向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湖北省交通运输部门在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方面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进展成效如何?
一是着力完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截至2024年底,全省普通公路总里程达302641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124公里。已建成295公里的神宜公路、武神公路等生态旅游公路,3813公里的大别山“红色旅游路”、秦巴山“生态环库路”、武陵山“清江画廊路”和幕阜山“特色香泉路”等特色旅游公路,有效打通景区串联通道。已全面启动沪渝、福银、京港澳、二广等“两横两纵”高速公路全线大扩容,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效率。
二是着力推动美丽公路示范创建。支持创建美丽国省道。宜昌市G351、京山市G240、武汉市S108、黄石市S412等15条国省道845公里入选首批美丽国省道名单。G348宜昌三峡旅游公路、丹江口市环库旅游公路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旅游公路示范项目。支持创建美丽农村路。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创建美丽农村路4.46万公里,蕲春县绿唐线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团风县牛车河环库乡村振兴产业公路入选“十大最美自驾路”,红安县经典旅游景区公路入选“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宜昌芝茅路生态旅游廊道上榜文化旅游部评选的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通过美丽公路示范创建,形成了宜昌美丽宜道、咸宁风景道、黄冈四美公路、恩施州七彩旅游公路等公路品牌,让游客畅行美丽路,畅游美好景。
三是着力优化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功能。湖北省拟分批建设40对地域特色明显、服务业态丰富的“美丽服务区”,已重点打造了潜江、安陆、荆州东、武当山等特色示范旅游服务区。其中潜江服务区基于“交通+旅游+文化”理念,以潜江“小龙虾”为IP,构建全国唯一的开放式、景区式、休闲式“小龙虾”主题服务区。安陆服务区以“李白在安陆”为主题,以“重现盛唐风貌,思慕诗仙李白情怀”为设计理念,建造了唐风主体大楼,并配套修建了民宿、房车营地、儿童乐园等服务场所。荆州东服务区兼具文化、商业、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华中地区商业规模最大的服务区,建有全国首座综合能源补给站,也是湖北省首座数字化服务区,设置全液冷超级充电站,全方位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出行补能。武当山服务区汲取武当山大岳太和宫的建筑造型和武当山山脉走势组成建筑形态,由武当古建、养生、道乐、武术等元素打造,充分展现服务区“道文化”主题特色。高速公路持续提升“服务区+”融合服务能力,为当地文化和产业特色挖潜增效。
一是着力开展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年以来,高标准打造了一批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宜昌两坝一峡、清江画廊、武汉滨江游等3条旅游客运航线纳入部级试点项目。其中,宜昌两坝一熊猫体育平台官网峡、武汉滨江游等2条水路旅游客运航线入选交通运输部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典型案例。
“十四五”期间,围绕服务武汉、宜昌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布局建设武汉、宜昌两大游船母港。《武汉港总体规划(2035年)》中,在武汉中心城区布局了中华路码头改扩建工程、粤汉客运码头等项目,积极助推武汉市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宜昌港总体规划(2035年)》中,布局了三峡国际邮轮中心、三峡客运中心、茅坪客运港等项目,积极服务宜昌市两坝一峡观光游览。以武汉和宜昌为“双核心”的省际游轮发展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加快完善长江沿岸港口配套基础设施。支持武汉港加快建成武汉港核心区趸(dǔn)船码头改造提升项目,推进长江海外向阳旅游码头建设,为省际大型游轮提供安全靠港条件,推动武汉水上客运旅游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支持宜昌港充分发挥长江岸线资源优势,不断在港口绿色提质、智慧赋能、文旅融合等方面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
“ChinaTravel”火遍全球,湖北公安机关如何服务保障外国人入出境、停居留,推动湖北入境游高质量发展?
适用口岸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口岸。过境免签来鄂外国人停留时间更长、活动范围更广。240小时过境免签与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政策在湖北全面铺开、叠加适用,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湖北领略美景、体验文化、享受美食。
据统计,2024年,从我省入境外国人超过13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倍;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6.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4.3倍。2025年,武汉在春晚惊艳亮相,浪漫樱花火爆全网,湖北武汉成为外国游客热门“打卡地”,截至目前,从我省入境外国人5万人次,同比增长约60%;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2.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3倍。
会同文旅、商务等部门,利用“相约春天赏樱花”等大型活动契机,广泛宣传推介外国人入出境、停居留便利政策,进一步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充分运用“12367”全天候、多语种咨询服务平台和支付宝国际版,为外国游客提供入境指南、政策咨询、问题解答等系列服务。对于短期来鄂外国人,入境后遇有紧急合理事由或不可抗力等原因需在省内继续停留的,全省公安出入境窗口依法依规提供便利服务。
改进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管理服务,简化信息采集项目,仅保留证件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地区、证件号码等5个必填项。加强旅馆业从业人员指导培训,制作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指引,提升外国游客入住效率。武汉市局开发线上住宿登记“外易登”小程序,散居社会面外国人可直接“扫码”办理住宿登记,不必线下前往派出所登记。
三是维护重点区域平安稳定。全省公安机关进一步严密治安防控、严打突出犯罪、严管公共安全,持续巩固“平安湖北”良好态势,2025年一季度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31.2%。特别是针对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人群集中区域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在节假日或旅游旺季强化警力部署,加大巡控力度,对“大客流”的点位加强现场秩序维护和安全疏导工作,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筑牢安全屏障。
作为全国文旅企业20强和湖北最大的文旅市场主体,湖北文旅集团在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上有何举措?
以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恩施大峡谷四大世界级景区为龙头,加快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核心景区;以清江画廊、襄阳古隆中、荆州古城、洪湖红色水乡、随州大洪山等10个全国知名景区为支撑,深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内涵,推动系列精品景区建设;以沔阳小镇、黄梅东山问梅村、梁子湖等20个区域特色景区为补充,形成“微度假”产品体系。
源整合,打造新的精品旅游线路。面对国内客源市场,重点构建以武汉Citywalk为核心的都市休闲之旅、以襄阳为集散地的世界遗产之旅(包括古隆中、襄阳古城、武当山、神农架)、以宜昌为集散地的长江三峡休闲之旅(包括神农架、两坝一峡、高峡平湖、清江画廊等)、以恩施为集散地的生态风情之旅(包括恩施大峡谷、恩施坪坝营、恩施大清江等)。面对国际客源市场,重点打造以武汉为集散地的新三峡旅游线路(包括石首、岳阳、荆州、宜昌、神农架、恩施),形成武汉宜昌奉节恩施武汉长江三峡旅游线路新的闭环。
联合清华大学,以“用”为导向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推出的首个LBE(大空间虚拟现实技术)大空间VR沉浸式体验项目(“知道武当”)已进入紧张的后期渲染和配音阶段,预计今年5月将在武汉光谷核心商圈K11以及汉口商圈武汉万象城首发,6月将在湖北省工人文化宫进行工会巡展,6月将在北京进行外地巡展;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推进地大博物馆AR导览项目建设。在“一机游湖北”的基础上,建设数字底座,引入文旅消费AI大模型,完善湖北文旅产业数字化建设,为游客提供行前预定、行中智能交互、行后评价的智慧旅游平台。
宜昌长阳清江画廊推出的旅游演艺《花咚咚的姐》受市场热捧;荆州古城借势汉服国潮打造文旅局长CP团巡游、花朝节等主题活动,融合汉服体验与民俗非遗展演,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襄阳古隆中的《遇见诸葛亮》行进式情景剧、黄梅东山问梅村的《白蛇传东山渡情》黄梅剧、仙桃沔阳小镇的《三蒸传说》情景剧、黄石东方山的《西游归来》沉浸式实景互动剧,鄂州梁子岛的《保卫梁子岛》实景演艺,随州大洪山的“神线多个文旅融合演艺项目都受到市场热捧。
面对60后、70后客群,集团加快推进康旅融合,打造恩施、神农架、洪湖、宜昌、襄阳、海南等十大特色旅居康养核心基地,开发多样化康养旅居路线,并推出“美美旅享”旅居产品。
推动冰雪运动进景区,实现景区淡季转旺。以湖北体育集团为主体联动景区,推动马拉松、桨板赛、自行车赛事、武术等自有IP体育赛事进景区,结合景区重点打造水上、户外、帆船等体旅综合体项目,实现跟着赛事去旅行。
楚天通航公司已在湖北已获批两条低空客运航线,并在恩施大峡谷、清江画廊、荆州等地开发了低空飞越产品,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去年在新疆博州赛里木湖景区开发了低空飞行+跳伞项目,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新疆博州赛里木湖飞行营地建设;将以楚天通航公司为主体,联合湖北景区建设系列飞行营地,将低空飞行、跳伞、旅拍结合,进一步增强游客体验。
围绕洪山广场片区和汉街片区、荆州荆街、宜昌三峡非遗in巷、黄梅问梅村、仙桃沔阳小镇、洈水运动小镇等场景,聚焦商旅融合,进行焕新升级,加大引入非标体验型商业、文旅演艺、体验式项目、夜经济生态,吸引特色主理人参与共建,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旅街区。
依托百亿文旅产业基金带动社会投资,投向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拉长文旅产业链;加大并购重组力度,完善文旅产业体系,强链补链;强化资本运作,推动资产证券化,实现文旅主业主板上市。编辑: 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