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中国旅游协会:长城主题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3.7-2024.6)
《长城主题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3年7月—2024年6月)》由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发布,聚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及主题旅游景区发展状况,展现其在多方面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 基础建设推进:15个省区市完成顶层设计,通过整合多方资金保障建设。各地积极落实项目,如北京改造博物馆、修缮长城,多个省份的文化公园项目相继开园或取得进展。
- 区域合作与宣传:京津冀等地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推动长城保护利用。同时,通过举办各类节事活动、培训班等,提升长城旅游品牌影响力。
- 文旅融合发展:文旅融合项目丰富多样,如举办文创大赛、情景剧演出等。相关标准规范编制加强,多次举办文创活动和熊猫体育赛事,推动长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 景区数量与分布:3A级及以上长城主题旅游景区共42家,明长城为主,分布呈现东部多且等级高、中西部少且等级低的特点。
- 品牌指数提升:长城旅游品牌指数在2023年7月 - 2024年6月表现良好,相比疫情期间明显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强。
- 景区新动态:景区在入境游、夜游、度假产品、保护工作、融合发展及宣传等方面均有新进展,中西部地区景区发展迅速。
- 多维度提升发展:利用技术强化文化保护,创新互动模式提升游客体验,推动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夜间经济丰富业态。
- 完善配套与可持续发展:优化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倡导可持续旅游,加强环保。同时,打造长城品牌,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长城旅游国际化发展。
总体而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主题旅游景区发展态势良好,但仍需在多方面持续改进和创新,以实现长城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