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熊猫体育:绿盈乡村绘就“富村山居图”-
位置: 首页 > 熊猫动态 > 行业新闻
熊猫体育:绿盈乡村绘就“富村山居图”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15

  举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夏日的安溪,到处是动人心弦的景致。安溪之美,既因“三铁三世遗”而闻名,也得益于风姿绰约的乡村画卷。

  城厢镇经兜村,依托三山两水的生态优势,打造闽南山区村落风貌的魅力村落;尚卿镇黄岭村,借力村企共建,昔日的“黄土高坡”化身“茶旅度假村”

  近年来,安溪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盈乡村”建设为抓手,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熊猫体育直播展能力,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亮丽样板。

  走进龙门镇洋坑村,但见青山环抱绿水潺潺,古朴的闽南古厝、南洋风格的棋盘楼和红顶白墙的农房沿河而建,河道旁慢道和步行桥上村民漫步,好一派山水田园风光。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全省乃至全国最严重的崩岗侵蚀区之一。“曾经的洋坑,采石场、石材加工厂密布,晴天漫天灰、雨天满地泥,穿村而过的是牛奶溪,村容村貌杂乱不堪。”洋坑村党支部书记陈小福说。

  为改变这一情况,洋坑村除了退出石材开采业之外,从整治人居环境入手,围绕村庄“净起来、美起来、靓起来”整体目标,改造全村三格化粪池,建设污水处理站,完善专业清扫保洁队伍;同时,进行环境提升,植树绿化、河道清淤、建设拦水阶梯和灌溉水坝,保护性改建古厝。

  不仅如此,洋坑村还建设农耕民俗文化走廊、乡村振兴展示馆和崩岗科技馆,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建设集休闲、观光、研学于一体的地质公园和配套旅游项目,进一步扮靓村庄,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让农村宜居又宜游。

  人居环境改善了,洋坑村于2020年12月入选我省第一批高级版“绿盈乡村”。陈小福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结合村庄实际,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和乡村品质,不断优化用地布局、交通网络及配套设施,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与生态产业,真正实现生态美与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乡村振兴,生态先行。近年来,安溪县将“绿盈乡村”建设作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按照“村更美、山更好、水更清、林更优、田更洁、天更蓝、业更兴”七个方面工作要求,梯次推进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统筹推进全县乡村生态振兴工作。

  蓝田镇乌殊村开展农村饮水提级改造工程,改造延伸供水管网,科学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的树木,实行垃圾定点收集、集中清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长卿镇西溪村通过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完成裸房整治及平改坡180余座,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融入健康步行道、麦芽糖文化广场、儿童乐园等元素,绘就一幅生态宜居的山水西溪画卷;

  截至目前,安溪县已累计创建“绿盈乡村”386个,其中,高级版30个、中级版140个、初级版216个、绿盈乡镇2个。这一个个“绿盈乡村”犹如繁星点点,让安溪更加美丽。

  石钟溪步行道、古民居、环抱绿树夏日的湖头镇山都村,绿意盈盈,充满生机,成为安溪县人气颇高的旅游打卡地,游人络绎不绝。几年来,山都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和特色农业,打造“研学基地+研学生态观光旅游”以及时花花圃、艺术公园、休闲山庄等乡村特色景观,同时,创建村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村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吸引众多游客来此打卡,成为令人向往的“桃花源”。

  2024年,山都村入选省级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该村的乡村旅游又添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山都村党支部书记裴荣桂介绍,立足这一优势,该村继续做热乡村游,围绕石钟溪、千年古树、宋元时代寺庙、土楼遗址、南北石塔等特色资源,打造亲水平台、许愿池、卵石花塘等多处休闲景点,吸引游客观光旅游,打造旅游新“爆点”。

  依托旅游发展优势,山都村还以研学点、花卉等产业优势为切入点,深挖食、住、行整条产业链,组建家庭旅馆,打造花生伴手礼品牌,增加村民收入。

  2024年,山都村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11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5万元,“绿美”生态成为该村更加亮丽的“底色”。

  近年来,福田乡将生态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以良好生态为依托、以芦柑产业为主线,精心设计“醉美果园”采摘自驾游线路、百橘园营地及多个柑橘采摘基地,全力发展集观光、采摘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不断引人气、聚商气。

  “目前全乡共有柑橘类果园总面积20000亩,总产量3.5万吨,产值2.5亿元。”福田乡党委书记陈钦儒说,今年,将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探索“绿盈乡镇”建设长效机制,通过举办芦柑采摘节、芦柑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芦柑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果农增产增收。

  绿色赋能,乡村振兴。泉州市安溪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安溪县以推进“绿盈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开拓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休闲观光、度假康养等生态旅游渐渐兴起,有效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为农村经济注入新动力,生态富民利民效应日益凸显。(记者 章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