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鹿亭乡中村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文明旅游”为抓手,推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把发展乡村旅游事业作为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最佳途径、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载体。
中村村位于鹿亭乡东南部,距余姚城区、宁波城区均约40公里,村庄四周均被山体包围,境域内森林覆盖率达84%以上,晓鹿大溪穿村而过,水脉清晰,村内有金牛山、算坑原始次生森林等自然景观,还有省级文保单位白云桥、市级文保单位仙圣庙(古戏台)、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等人文景观,人文美与生态美交相辉映。先后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乡村、浙江省未来乡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金AA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宁波市民宿集中村、宁波市休闲旅游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2024年,中村景区接待游客40.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09万元。
以产业带动为抓手,力推乡村文明旅游发展。该村秉持“人本、生态、融合”理念,探索“生态+教育+工艺+研学”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新建文旅融合示范街、农合联文化中心、智慧旅游信息化及算坑休闲业态等项目,丰富旅游要素,激发消费潜力。同时,引入乡伴文旅集团投资1.8亿元打造特色村落,含在建精品酒店原舍,有效盘活闲置资源。
以文化传承为根基,打造乡村文明旅游新风貌。当地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如“中村四大名菜”“三十二口井”等民间故事,修缮文化礼堂、仙圣庙等场所并常年免费开放,让游客感受历史底蕴。村歌《雨落山村》获全国十佳荣誉,常在活动中演唱,为旅游增添文化韵味。
中村还着力打造传统文化品牌,倡导“文明崇德中村人”,积极选树身边好人,用道德教育助力乡村治理。同时,坚持“互动旅游”模式,举办“我在中村迎新年”、番薯粉丝与笋文化推广、全民健身季、登山大会等活动,让游客深度参与,既体验乡村风情,又感受文化魅力,让中村旅游既有看头又有玩头。
以管理引导为基础,持续做好乡村文明熊猫体育旅游。加强宣传引导,在游客中心、民宿农家乐、溪道两侧设置文明提示牌,推出“鹿先锋”志愿服务品牌,以党员为骨干,定期组织志愿服务小队进行垃圾清理、发放宣传册等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为游客提供问询、急救、免费茶水等服务,增强志愿活动温度与厚度。
以富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乡村文明旅游。这里生态和人文资源优越,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与服务,吸引众多游客,推动乡村旅游兴旺。高端民宿“树蛙部落”获评浙江省白金宿,“三间爿”等民宿也成绩斐然。十年间,中村旅游经营户从1家农家乐增至58家,涵盖民宿、农家乐、文创店等多种业态,年营收超5万的经营户有32家,占比过半。
旅游项目落地盘活闲置资产,如“论意·山野”营地投资千万,村集体年收租金26.5万,创四明山区亩均租金新高。同时,中村推进“旅游+农业”融合,搭建农合联服务平台,在民宿设富农专柜,把农产品变成旅游伴手礼。2024年,乡村旅游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超600万,让村民和村集体都富了起来。
接下来中村村将继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推动文明旅游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擦亮生态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