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荆江评论:农旅融合新振兴画卷舒-
位置: 首页 > 熊猫动态 > 行业新闻
荆江评论:农旅融合新振兴画卷舒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30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卢鼎评论员卢玥)清晨的石首天鹅洲湿地薄雾氤氲,麋鹿群若隐若现的身影引得孩子们屏息凝神;桃源小镇的千亩花海中,汉服少女在樱花树下翩然转身;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里,研学团队的红旗于青山间猎猎作响这些生动场景,正拼合成石首文旅的活力图景。这座江畔小城以桃花为媒、生态为基、红色铸魂,在长江之滨开辟出一条独特的振兴之路。

  登上桃花山鹿角峰巅的“千里之眼”玻璃观景台,湖南游客何先生携父母极目远眺:“南瞰洞庭、北望长江,45里桃花山连起湘鄂情谊!”这座全国首创的双悬挑玻璃观景平台,自2024年试运营便引爆客流,春节前登山电梯开放后跻身抖音全国景点榜前列,单日游客峰值突破7万人次。山脚下,戈芷依一家在竹林民宿体验挖笋乐趣,随园七号农庄单日接待量超千人“花样经济”已从季节性赏花蜕变为全年产业链。130余家农家乐如春笋涌现,李花山村45户村民借民宿增收5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2025年,桃花季以非遗彩灯秀、烟花秀激活年轻客群,带动景区综合收入激增26.4%,印证了“一朵桃花撬动全域富民”的产业逻辑。

  生态资源的转化远不止于观光。在天鹅洲长江故道,江豚跃出水面的瞬间被水下摄像机捕捉,实时投射到观景屏;麋鹿苑的AR导览让孩子们指尖轻触召唤“虚拟麋鹿”。这片“绿色宝库”凭借“江豚之乡”“麋鹿之乡”双名片,旅游收入持续增长。生态变现更显于细微处:养虾人垂钓园将216亩荒地变为餐饮垂钓综合体,三菱湖的红菱采摘让“水乡记忆”成为消费场景。当保护与开发形成闭环,“绿水青山”终成触手可及的“金山银山”。

  石首的智慧,在于赋予红色基因当代生命力。桃花山红军树下,学生们身着戎装重走挑粮小道,在拓印革命标语时触摸历史温度。这块贺龙命名的革命圣地,经湖北文旅集团打造成为红色教育综合体整合红军学校研学基地、三菱湖湿地等资源,开发劳动教育与自然科普课程。创新叙事更在跨时空共鸣中绽放:高基庙镇桥堰堤村的“军旅小镇”陈列飞机坦克模型,吸引退役军人集体打卡;调关镇将端午龙舟赛与农文旅项目结合,让传统文化在竞技中焕发新生。当革命精神借沉浸式体验植入新一代记忆,红色IP便升华为精神地标。

  政策赋能成为文旅腾飞的关键引擎。石首投入3000万元升级南岳山森林公园设施,构建“城市客厅”网络;出台专项政策对45家星级农家乐减免税收;更以9.7亿元签约6个文旅项目,引入熊猫体育官方网站专业团队运营天鹅洲生态区。2025年端午,山底湖龙舟赛吸引3万观众,沿湖市集单日售出千份鱼糕;桃源小镇“田园抓鸡”活动引来亲子家庭欢笑。数据印证实效: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长10%,西普体艺中心客流量激增15%。政府“有形之手”激活市场“无形之手”,全域旅游的引擎轰鸣作响。

  乡村肌理的重塑,源于对土地的深刻理解。团山寺镇架设跨湖天桥打造“鸭蛙稻主题公园”,年吸引十万游客;东升镇在走马岭遗址旁种植“鸭蛙香稻”,让5000年稻作文明于青青稻浪中延续;调关镇披甲湖村农户自发改造民宿,零号渠稻堤变身摄影打卡点。这种“一村一景”的个性化培育,使石首避开了同质化陷阱。当李花山村借桃源小镇增收2000万元,当过脉岭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的答卷已刻在农家笑脸上村庄成景区、农房变客房、劳作化体验,乡村价值在文旅融合中涅槃重生。

  长江浩荡东去,石首的故事在两岸铺展:西岸天鹅洲的江豚逐浪,诉说着生态保护的初心;东岸桃源小镇的如织游人,丈量着富民强村的足迹。这里熊猫体育官方网站没有千年城墙的厚重,却以桃花为笔、生态为墨、红色为魂,在长江之滨绘就新时代画卷。当游客捧着调关龙虾大快朵颐,在红军树下握拳宣誓,于麋鹿苑惊叹自然神奇这些瞬间凝聚的,正是县域文旅最本真的价值:让土地焕发生机,让记忆得以延续,让心之所向成为脚下的远方。如今,石首正以步步生花的探索,为长江经济带上的乡村振兴写下灼灼注脚。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